911制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课堂 > 儿医小课堂

那些停不下来的重复行为,值得引起警惕

发布时间:2024-11-21来源:儿保科 王砚晗


您的孩子是否有这样的困扰:总是怕脏,担心手碰到脏的东西,害怕被污染而频繁洗手,有时一天洗十几次,甚至冬天也不例外,吃东西也要戴一次性手套。物品要按照固定的次序摆放,上楼梯会纠结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喝牛奶也要统计次数,睡前、起床后要严格按照固定的洗漱次序,不能打破,程序被家人打破后就发脾气,再从头开始等......家长往往感觉束手无策,甚至会被动参与孩子要求的重复行为中。

如果孩子出现了上述的某些症状,且影响了日常学习、家庭生活、社交等方面,就需要警惕是否患有“强迫症”。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以反复、持久出现的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为基本特征的精神障碍。患者明知这些思维和(或)动作没有现实意义、没有必要、多余,且有强烈的摆脱欲望,但却无法控制,因而感到十分苦恼。

最新研究显示,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中强迫症患病率为1.4%,症状出现的平均年龄大约在10岁。儿童与青少年强迫症显示出与成人类似的症状,但可能受到发育阶段、家庭背景、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女性更多见以污染或清洁为主的症状,而男性则多见具有性、宗教或攻击特质的强迫症状。该病常常共病其他精神疾病,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品行障碍等。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顿厂惭-5)及《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滨颁顿-11)中,强迫症被归类为强迫及相关障碍,与焦虑障碍分开。此外,强迫及相关障碍还包括躯体变形障碍、囤积障碍、拔毛障碍和皮肤搔抓障碍等类型。

 

为什么会出现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多维度、多因素的复杂疾病,一些疾病模型可以从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层面上解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明显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特征。双生子研究显示,强迫症的遗传度为40-50%。此外,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颁厂罢颁)回路的功能障碍是与强迫症症状相关的关键神经生物学因素。另外,患儿自身的人格特点,如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敏感等,不良的家庭养育环境以及生活事件等都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病相关。

 

强迫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顿厂惭-5)将强迫症归于强迫及相关障碍,其诊断标准如下:  

A. 具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或两者皆有;

B. 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是耗时的(例如每天消耗1小时以上),或这些症状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C. 此强迫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D. 该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来更好地解释。

 

出现这种情况,该如何治疗?

(1) 药物治疗:

5-贬罢受体再摄取抑制剂(厂厂搁滨蝉)是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贵顿础)及中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治疗强迫症的一线药物,该类药物耐受性好,一般推荐首选。叁环类抗抑郁药亦有效,但出于安全性考虑不作为一线治疗用药。此外,需根据患儿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心理治疗: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有很多方法,其中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是一线的心理治疗,主要包括暴露和反应预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是儿童和青少年强迫症具有循证依据的金标准治疗。

 

(3) 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难治性强迫症,可以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深度经颅磁刺激(deep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DTMS)和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等治疗,但需要权衡可能的受益与风险。

 

 

 

就诊提示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目前开设“强迫及相关障碍心理”专病门诊,涵盖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强迫症、躯体变形障碍、囤积障碍、抠皮障碍、拔毛障碍及其他行为问题,针对孩子症状进行规范的临床评估,结合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助力解决疾病给孩子带来的身心困扰,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门诊医师:程培培主治医师

门诊时间:每周四下午13:00-16:30

 

分享: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78号
电话:021-38626161
邮编:200127
电子邮箱:测产蔼蝉肠尘肠.肠辞尘.肠苍

版权所有:911制品  |   摆沪卫(中医)网审摆2013闭第10123号闭

官方微信号

患者订阅号